荸荠不能生吃?是的,这4类常见蔬果要警惕寄生虫,儿童要小心!

荸荠不能生吃?是的,这4类常见蔬果要警惕寄生虫,儿童要小心!

姜片虫是寄生于人体小肠中,可导致姜片虫病(fasciolopsiasis)。在我国可谓历史悠久,祖国医书中早有“肉虫”,“赤虫”等记述。姜片虫病的流行常常与种植水生植物和养猪业有密切关系。主要流行于亚洲,故又称亚洲大型肠吸虫。

姜片虫以菱角、荸荠、茭白、水浮莲、浮萍等水生植物为传播媒介。

姜片虫需有两种宿主才能完成其生活史。中间宿主是扁卷螺,终宿主是人和猪(或野猪)。

姜片虫成虫寄生在终宿主(人或者猪)小肠上段,虫卵随终宿主粪便排入水中,在适宜温度下发育孵出毛蚴。

毛蚴侵入扁卷螺的淋巴间隙中,经胞蚴、母雷蚴、子雷蚴阶段而形成许多尾蚴自螺体陆续逸出。

尾蚴在水中吸附于水生植物等物体的表面,分泌成囊物质包裹其体部,脱去尾部而成囊蚴。

人或猪食入囊蚴后,在消化液和胆汁作用下,后尾蚴逸出并附于十二指肠或空肠上段的粘膜上吸取营养,经1~3个月发育为成虫。姜片虫的寿命,在猪体不超过两年,在人体最长可达4年半。

感染姜片虫有什么后果?

姜片虫的吸盘发达、吸附力强,可使被吸附的粘膜坏死、脱落,肠粘膜发生炎症、点状出血、水肿以至形成溃疡或脓肿。

感染轻度者可无明显症状。寄生虫数较多时常出现腹痛和腹泻,并表现消化不良,排便量多,稀薄而臭,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,甚至发生肠梗阻。

在营养不足、又反复中度感染的病例,尤其是儿童,可出现低热、消瘦、贫血、浮肿、腹水以及智力减退和发育障碍等,少数可因衰竭、虚脱而死。

如何预防姜片虫感染?

人感染姜片虫主要与生吃高风险水生植物以及卫生习惯有关。

为避免感染,应当做到:

1:不生吃菱角、荸荠、莲藕、茭白等水生植物,每次食用这些食材,都认真清洗,彻底洗净,并确保煮熟再吃。生肉生鱼等食材也一样,后面会展开说说。

2:不喝生水,煮沸后再饮用。

3:如果手接触过水生植物后,也应当洗净双手,避免间接感染。

哪些水生植物,姜片虫风险高?

对于姜片虫,姜片虫病主要流行于种植菱角及其他可供生食的水生植物、地势低洼、水源丰富的地区。

目前已被证实,姜片虫高风险的水生植物有:

荸荠

菱角 ,包括水红菱、大菱,小白菱,大青菱,邵伯菱,五月菱,七月菱等品种)

荸荠和嫩菱角,生食口感很好,清甜多汁,这种食用方式要摒弃。

莲藕,

秋天新下来的藕不但鲜嫩可口,还富含多种营养素。很多人喜欢用这样的鲜藕来榨汁饮用,但这种食用方法有危险。

茭白,有部分地区有生吃茭白或凉拌茭白的习惯,也应当避免。

这些水生植物,大家都应当注意,自己不吃生的,儿童更不应当吃。

哪些食物要当心寄生虫?

日常生活中,其实寄生虫离我们并不遥远。哪些食物要当心寄生虫?

肺吸虫

肺吸虫常寄生在淡水虾蟹,喇蛄等,人如果食用生的或半生的溪蟹,喇蛄就可能感染肺吸虫。感染后可能出现咳嗽、咯血、 痰带腥味、呼吸困难等症状,侵犯脑部时还会出现癫痫或瘫痪。

肝吸虫

食用含肝吸虫囊蚴的生鱼虾后,可能染上肝吸虫病。两广、福建等地的人爱吃生鱼,是患肝吸虫病的高危人群。

肝吸虫主要引起肝脏损伤,表现为肝区隐痛、 肝脏肿大、消化不良、食欲减退、腹痛、腹泻等症状,严重感染者可能发生肝硬化、腹腔积水 甚至死亡。

管圆线虫

人吃了含幼虫的生的或半生的福寿螺,可能引起管圆线虫感染。广州管圆线虫侵入人体后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,引起头痛、头晕、发热、颈部僵硬、面 神经瘫痪等症状,严重的可致残致死。

旋毛虫、囊虫、弓形虫

猪肉是我国居民患旋毛虫病的首要传染源。囊虫又叫囊尾蚴,“米猪肉”就是指含有囊尾蚴的猪肉。人吃了含囊尾蚴的生的或半生的猪肉或牛肉 后,幼虫在肠道内发育成绦虫,使人患上绦虫病。囊虫病轻者可能毫无症状,重者能使患者十分痛苦,甚至死亡。

人吃了含弓形虫包囊而未煮熟的禽畜肉、蛋可引起弓形虫感染。

除了寄生虫之外,一些食物还携带致病菌,如生鸡蛋可能携带沙门氏菌,因此,普通鸡蛋也不要生吃。

如何预防寄生虫感染?

那么,如何预防寄生虫感染?

1.彻底煮熟,且不吃生的、半生的食物

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要吃生的或半生的食物,如肉类、鱼虾、螺类、蛋奶等食物,不随便吃野味等。

预防寄生虫病最最关键的一条便是将食物彻底加热,彻底做熟了再吃。

2.生熟分离

家用厨房里面的砧板和刀具要做到生熟分离,譬如切水果的刀和砧板和切鱼肉的分开来,各用各的。

防止厨房内交叉感染。

3.处理生食后彻底洗手

处理完生食如鱼虾肉类等食材后,应当彻底洗净双手,避免间接感染;

4.不给宠物生的食物

除了我们人之外,如果家里养有猫狗等宠物的,也应当避免给它们投喂生肉生鱼等食物。

因为很多寄生虫病多为人畜共患病,它们吃了也有感染风险。

儿童因为免疫力还未发展完善,体重轻等各方面的原因,一旦感染寄生虫比成年人更加严重,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。

虽然如今寄生虫感染率没那么高,但是大可不必因为口舌之快去冒风险,侥幸心理要不得。

参考资料

1.武星户,荸荠不宜生吃 ,《中国食品》,1986年.01期;

2.袁维华,江西省姜片虫病建国前后流行概况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. 1992,(01)

3.戴爱云,宋玉枝. 我国肺吸虫的中间宿主——淡水蟹类的初步研究. 《 CNKI 》 , 1975

4.翁玉麟,庄总来. 布氏姜片虫的生态及其防治策略的探讨. 《 vip 》 , 1989

5.高恺 ,姜片虫病【M].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1955.

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雪球妈妈(snowballmom),陪娃一起长大的80后妈妈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文章

忘记账号怎么办?

忘记账号怎么办?

变形金刚

变形金刚

前 18 個 iPhone 7 問題和快速修復

前 18 個 iPhone 7 問題和快速修復